作为一名茶叶爱好者,你必须要知道茶叶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。茶界内流传着各种关于茶叶保质期的版本,但究竟哪些是正确的呢?本文将为你揭秘茶叶的保质期。
【绿茶篇】: 保质期为12~18个月,注意密封、防异味保存。
绿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茶叶之一
【黄茶篇】: 保质期为12~18个月,建议密封、阴凉处存放。
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,因此其保质期相对较低。根据国家标准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黄茶的保质期为12~18个月,建议密封、阴凉处存放。
【黑茶篇】: 长期储存,注意干湿度、温度,环境通风。
黑茶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发酵的茶叶,因此其保质期相对较长。根据国家标准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黑茶的保质期为长期储存,注意干湿度、温度,环境通风。
【乌龙茶篇】: 保质期为36个月左右,部分老铁观音可长时间存放。
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叶,其保质期相对较长。根据国家标准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乌龙茶的保质期为36个月左右,部分老铁观音可长时间存放。
【白茶篇】: 适宜长期、常温存放,但需要注意密封、避光、防异味。
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叶,其保质期较长。根据国家标准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白茶的保质期为适宜长期、常温存放,但需要注意密封、避光、防异味。
【红茶篇】: 保质期为24个月左右,适宜常温、阴凉处存放。
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叶,其保质期相对较短。根据国家标准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红茶的保质期为24个月左右,适宜常温、阴凉处存放。
【结语】
茶叶的保质期并不是固定的,这得从保质期的概念说起。按照国家标准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,保持品质的期限。在此期限内,产品完全适于销售,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。因此,这个保质期只是说在规定的期限内饮用,对于这个期限内茶叶风味的变化,则没有标准。如刚购买的茶叶,如果没有保存好,沾染异味,或者放在潮湿、温度较高的地方;那么茶叶变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,可能几周左右,茶叶就不能喝了。而对于存放良好的茶叶,也有可能超过保质期,这样也是可以喝的。因此,保质期仅供参考,存茶一定要上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