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代,茶会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社交活动。茶会始于南北朝,正式兴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而唐代的茶宴则显得更为正式和庄严肃穆,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唐代茶宴的特点。
首先,宫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举行,作为皇帝对群臣的一种恩赐。茶叶必须是清明
其次,茶宴的场面宏大、礼仪繁琐、气氛庄严。宫廷茶艺的特点是场面宏大、礼仪繁琐、气氛庄严、茶具奢华、等级森严且带有政治教化、政治导向等政治色彩。茶具包括烹煮器、贮茶器、焙炙器、取火器、碾罗器、贮盐器、点茶器、饮茶器、佐食器具、洗涤器等。其中金银丝结条笼子、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、银风炉、鎏金天马云纹银茶碾子、鎏金银龟盒、鎏金飞鸿纹银调达子及琉璃茶盏等宫廷茶器,与陆羽《茶经》茶之器相吻合,证明晚唐宫廷茶礼仪已达到了唐代茶文化的最高阶段。
最后,茶宴也融入了政治元素。在皇帝主导下举办的茶宴,通常是在清明节前举行,以飨群臣。皇帝在收到贡茶后,先行祭祖,后赐给近臣宠侍,并在清明节这一天摆“清明宴”,以飨群臣。茶宴不仅是一种享受美食的方式,更是一种政治教化的体现。
总之,唐代宫廷茶宴是一场充满政治色彩的盛宴。通过这种方式,皇帝可以向群臣展示自己的威严和慷慨,同时也可以增强中央集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