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茶文化的沃土上,边销茶这一独特的茶类应运而生。边销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初的“茶马互市”,作为沟通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桥梁,茶马互市将茶文化传播给了边境的少数民族。此后,茶就成为了互市交易的最主要物品。茶马交易制度历时千年,兴于唐、盛于宋、
在清代康熙年间,随着国家边境的确立和战事的减少,政府对马匹的需求不如往日迫切。于是“罢中马之制,令商纳税银”,并削减茶马司,只留下西宁、庄浪、甘州三茶马司,兰州一跃成为全国茶马集散地,乃西北茶马互市的中心。
2002年,边销茶生产资格权限对外开放,让更多企业蜂拥而至,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边销茶的产量。很多人可能认为边销茶就是普洱茶,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,边销茶的品类并不单一,除了云南的普洱紧茶外,还有湖南的茯砖、黑砖、花砖;湖北的青砖、米砖;四川的康砖、金尖等。
由于历史的原因,各民族所饮用的边销茶品种也不同。像云南的普洱多数都是销往西藏、四川,湖南的茯砖、黑砖、花砖、米砖主要是供应到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。
边销茶的主体还是以紧压茶为主,紧压茶利于存放、运输。边销茶含多种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,特别是茶碱的含量较高,对长期生活在牧区、高原、缺水、无蔬菜的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,可以去膻化食、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,茶渣也会用来喂牲畜。
在品味边销茶的过程中,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茶马互市带来的茶文化交融。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,更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。通过边销茶,茶文化在民族间得到了传播与传承。而如今,在茶马古道上,茶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,让我们更加期待边销茶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