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肉桂茶,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茶,属于乌龙茶。它的茶树以肉桂树品种命名,茶叶紧结呈青褐色,汤气香味刺鼻。品质优异,性状稳定,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,且被外地广为引种。
每年四月中旬,武夷肉桂茶的茶芽开始萌发,五月上旬开采岩茶,每年只采一季
制作工艺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,包括萎凋、做青、杀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十几道工序。做青时需要掌握重萎轻摇、轻萎重摇、多摇少做、先轻后多、先短后长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。近年来,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被广泛采用。
晒青是制作武夷肉桂茶的重要工序,以均匀薄摊为原则。具体时间及程度“看青晒青”而定。晒青后,青叶手握如绵,鼻闻青气消失,由清香转花果香,红边程度三红七绿。整个过程约需8~12小时。
杀青和揉捻是制作武夷肉桂茶的关键性工序。做青结束后进行杀青,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,以香气显露、折梗不断为准。此时趁热揉捻至叶片成条。
最后是烘干拣梗,分为毛火、拣梗、足火三个步骤。毛火温度约130℃,时间12~15分钟。足火温度约90℃,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%~7%,即成毛茶。
复火(炖火)是部分地区的特殊要求,成品茶火功较足时,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(炖火),第一次炖火80℃~90℃,6小时;特殊要求情况下,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,火温70℃~80℃,7~8小时,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%。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,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,经炖火后丧失殆尽!
武夷肉桂茶,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茶,属于乌龙茶。它的茶树以肉桂树品种命名,茶叶紧结呈青褐色,汤气香味刺鼻。品质优异,性状稳定,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,且被外地广为引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