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,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备受瞩目。然而,它们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呢?
一、原料
1. 宜兴紫砂
宜兴紫砂的原料包括紫泥、红泥和绿泥,共分为三种基本类型。原料加工时,经摊晒、捣碎、过筛、加水调和成生泥,再经木槌压打数十次成熟泥。紫砂泥料
2. 建水紫陶
建水紫陶的原料包括五色土,包括红(五花)、黄、青、白、紫五种。原料加工时,需将粘土捣成粉末,筛弃粗砂,进行配比,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,反复五、六次淘洗之后,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,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,无丝毫砂粒。
二、成型工艺
1. 宜兴紫砂
宜兴紫砂多为打片成型,即先将泥块切成不同的泥料,再把这些泥料捶打成符合所制器型要求的泥条和泥片,然后用规车等工具划成适宜宽度的泥条旋出口、底及围片。壶型更丰富,有圆器、方器、筋囊器等。壶内壁会留下手印螺纹或竹刀刮擦的痕迹。
2. 建水紫陶
建水紫陶多为手工拉坯成型(快轮拉坯法)。壶形多为圆器(但现在也有很多紫陶匠人在尝试用拍片来做建水紫陶,以求型的突破),壶身内壁会留下环形痕迹。
三、装饰工艺
1. 宜兴紫砂
宜兴紫砂是只刻不填,有干坯题刻、(半)干坯泥绘,多为阴、阳刻,金石味较重。
2. 建水紫陶
建水紫陶则是先阴刻后填泥,填泥有单色填泥和多色填泥,也就是所谓的“阴刻阳填”的特殊装饰工艺,表达方式比较婉约,水墨味浓郁。
四、打磨工艺
1. 宜兴紫砂
宜兴紫砂一般不需打磨。
2. 建水紫陶
则有无釉打磨、抛光工艺(现在也有因火皮美而不打磨火皮的)。
建水紫陶烧制温度在1150-1200度之间,属于中温烧陶,特别容易发生窑变和表面的变化,导致壶面颜色丰富变化多端。古时如果温度掌握不好,会容易另器物表皮起泡,或者发生各种各样的窑变,不清爽,故而古人明了“打磨”这种方式,这才有了今日建水紫陶的“无釉磨光”工艺,磨光不仅能增加成品率,还有美观的效果,也是紫陶独具魅力的存在。
五、适合冲泡茶叶类型
1. 宜兴紫砂
宜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