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,作为中国的国饮,历史悠久,早在陆羽的《茶经》中,茶就被列为“饮、发乎神农氏、闻于鲁周公”的珍贵之物。从汉唐开始,茶叶与丝绸一样,作为中国的珍贵之物向外传播。在1650年传到英国。1662年,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,她的嫁
如今风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流行起来的。当时英国的生活习惯是午餐非常简单,而晚餐通常在晚上八点甚至更晚,这样在下午的时候很容易感到饥饿。并搭配小饼干和松饼,并配上中国的红茶来享用,并以此方式招待来做客的闺蜜们,得到她们的连连称赞。于是,下午茶之风在英伦三岛流行起来,成为绅士淑女日常交际以及文化沙龙的重要部分。
从茶本身来讲,中国茶提倡“清饮”,西方则喜欢“调饮”。中国茶一直在追求没有任何添加的单一产地茶,而且一款茶多次冲泡,感受每一泡的不同香气和口感。而西方的茶则强调“拼配”,以正山小种、祁门红茶、大吉岭红茶或锡兰红茶为底,搭配各种果味的或花味的香料甚至还有佐料(比如肉桂)。西方人不喜欢复杂的冲泡,以一个简单的茶包就代替了中国一系列的泡茶程序。
其次,中国茶种类繁多、百家争鸣,而西方人则偏爱红茶,一枝独秀。在中国,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,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绿茶、红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黄茶、乌龙茶的六大茶类,很多地方都有自己代表特色的茶。而西方人则对红茶情有独钟,无论是作调饮底茶还是单一红茶饮用。这与最早传入西方的茶是红茶有关。
透过“茶”字,“人在草木中”,我们可以看到茶是人与自然的连接,茶作为媒介,帮助人回归自然,坚守本心,达到天人合一,进而开悟的过程。中国茶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茶道也追求儒家高雅的君子品格,追求道家淡泊归朴的自由精神,以及禅宗禅茶一味的悟道方式。中国茶道承载中国传统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。
而以英式下午茶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,并不侧重泡茶技巧,讲究的则是环境高雅、氛围和谐,茶具要考究的镶金边骨质瓷、茶匙要金光闪闪,搭配的点心品种多样,来宾一定要穿着得体。而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家长里短、工作人生,手拿茶杯,享受下午的一段美好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