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
在建盏烧制的过程中,有许多初学者或外行人可能会被一些看似专业的概念名词所混淆。其中,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建盏氧化烧和还原烧的区别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烧制方式,并揭示它们在釉色表现、优劣以及盏内彩晕等方面的差异。
一、氧化
烧窑的窑体是一个整体的空间,在烧制时,除了放入要烧的作品之外,其它空的地方会充满各种气体。简单来说,窑里除了作品,还充盈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“氧气”。而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。
氧化烧是指在烧窑时,保持持续不断的空气进入窑室,或大量补充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。此时,燃料不与矿釉原料发生直接反应。在烧制前,只需调配好矿釉配方,然后在烧制时等待高温将矿釉混合共熔产生颜色,稳定性较之还原烧更高。
还原烧是指在烧窑时,用技巧使窑室内缺氧,燃料要持续燃烧就必须从矿釉原料,甚至从胎土中抽离氧元素来进行助燃。这时,被抽离了氧元素的釉彩原料就会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,从而产生质感丰富的结晶釉色。
二、氧化烧与还原烧的表现
氧化烧与还原烧这两种不同的烧制方式,最大的区别体现在釉色表现上。简单来说,氧化烧更侧重“色彩”,更外显;而还原烧更侧重“质感”,更内隐。
氧化烧时,因为窑室中氧气充足,燃料不与矿釉原料发生直接反应。烧制前,只需调配好矿釉配方,然后在烧制时等待高温将矿釉混合共熔产生颜色,稳定性较之还原烧更高。
还原烧时,因为窑室内部处在一种人为缺氧的氛围中,燃料要持续燃烧就必须从矿釉原料,甚至从胎土中抽离氧元素来进行助燃。这时,被抽离了氧元素的釉彩原料就会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,从而产生质感丰富的结晶釉色。
三、还原烧与氧化烧的优劣
综上所述,还原烧与氧化烧从本质上说,只是烧制氛围的区别,并无单纯的优劣之分。氧化烧法更稳定,更适用于商业化量产,也更偏向于工艺美术的范畴,适用于色釉类陶瓷的多样化表现。而还原烧的过程充满着未知的可能性,高风险中也常能收获意外惊喜。釉水的层次、肌理、光泽等方面都会产生耐人寻味的质感变化。
四、建盏是还原烧的产物
建盏的釉料成分包含:釉基(石英,主要成分是氧化硅) 发色剂(氧化铁,作品呈现的颜色) 助熔剂(草木灰)。
正如我们所知道的,建盏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胎釉成分中铁含量极高。而铁作为其主要的发色剂,在还原烧的气氛作用下,充满着未知的表现空间,最终促成了“入窑一色、出窑万彩”的窑变效果。
五、结语
还原烧与氧化烧是建盏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烧制方式。它们在釉色表现、优劣以及盏内彩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。了解这些差异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品味建盏的艺术价值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还原烧的高风险性,为建盏的成功窑变一路“保驾护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