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,通称为武夷岩茶。因产茶地点不同,又分有正岩茶、半岩茶、洲茶。其中,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,其品质高味醇厚,岩韵特显。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,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。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,品质又低一筹。
武夷岩茶的品种:
2. 铁罗汉:武夷最早的名丛。清代郭柏苍《闽产录异》(1886年)记载:铁罗汉、坠柳条,皆宋树,又仅止一株,年产少许。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。据传,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,以铁罗汉最为名贵,有疗热病的功效,极受欢迎。
3. 白鸡冠: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,早于大红袍。白鸡冠树高1.75米,分枝颇多,该树叶色呈淡绿,嫩叶浅绿微黄,叶面开展,春稍顶芽微弯,茸毫显露似鸡冠。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。
4. 水金龟: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,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。1919~1920年间,为此树曾引起诉讼。
岩茶品种丰富,各具特色,根据茶树品种命名,茶树品种是决定岩茶品质的因素之一。同时,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和做茶传统,汇聚丰富的茶树品种,使得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