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茶具在我国茶具的发展历程中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。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,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具来盛茶,其中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。
在南北朝时期,我国出现了包
但是从明代开始,人们对金属茶具用来泡茶的褒贬不一。随着茶类的创新、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,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。尤其是用锡、铁、铜等金属制作的茶具,用它们来煮水泡茶,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,导致很少有人使用。
如今,金属茶具基本上很少使用,主要用米制作防潮和避光性较好的贮茶器具。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家里,会用铜锅、铜壶来烧水泡茶。
在铁质器皿出现之前,人们煮制食物的用具主要以青铜器皿为主。直至秦汉时,宫廷内和高官贵族们才开始用金碗银瓶等贵金属茶具。唐代时,为了显示皇族的尊贵,皇宫里所使用的茶具大多是用金银制作而成的。
1987年,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地宫里,共发现了唐僖宗李儇所用过的12件金银制茶具,由此可以推知当时金银制茶具的大致使用情况。
尽管铁制器皿的费用比制造青铜、金、银质器皿相对较少,且易于推广,所以茶具中的铁制器具也逐渐增多。比如铁质的炉、签、鼎等均得到广泛的使用。
实际上,用金属茶具饮茶并无什么特别之处,只是一些人认为用金银质地的茶具可以显示自身尊贵的身份及地位。但随着人们对茶艺的研究与对茶性认识的深入,金属茶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茶事生活。
如今,我们使用的茶具里,仅有很少一部分为金属质地材质的,比如锡质的茶罐等。新功能的不锈钢电茶壶等新兴茶具,方便、快捷等特性,较易被喜爱现代元素的泡茶者所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