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爱喝茶,茶具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从传统的品茗文化来看,茶具不仅仅是一个盛放茶汤的容器,更是整个品饮艺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从隋朝起至清朝历代的茶具典故
根据史料记载,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、食具共用的,这种器具是陶制
唐朝茶具史巅峰
唐朝时期,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,更加讲究饮茶情趣,因此,茶具件件高雅精致,不但富含欣赏价值,且有很高的艺术性。中唐时期,茶具种类齐全,讲究茶具质地,注意因茶择具。唐陆羽的《茶经四之器》详尽记述了28种泡茶器具,从生碳、煎茶、拂尘、量茶、倒茶、洗茶等器具应有尽有,每一个步骤都尽显玄机。
宋代点茶饮法
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,发生了变化。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被宋人摒弃,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。到了南宋,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。但宋人饮茶之法,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,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,其法都来自唐代,因此,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,只是煎茶的,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。
元代承前启后
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,在茶文化发展史上,虽然找不到一本茶事专着,但仍可以从诗词、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。元代茶文化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过度时期。除了传承宋代的点茶法饮茶之外,更第一次出现了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方式。
明代小茶壶问世
明代茶具,对唐、宋而言,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。明代茶具虽然简便,但也有特定要求,同样讲究制法、规格,注重质地。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,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,比唐、宋时又有大的进展。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,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,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。
清代红茶首次出现
清代,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,除绿茶外,又出现了红茶、乌龙茶、白茶、黑茶和黄茶,形成了六大茶类。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。所以,无论哪种茶类,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。在这种情况下,清代的茶具无论是种类和形式,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。
从古代到现代,茶饮流传至今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固定形态的文化,茶具使用的变迁与茶叶的更新更成为中国茶文化至关重要的一部分。当你手中持茶具亲自泡一杯香茶时,也许历史的延年流转就正从指尖缓缓流过。